| 年份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等级 | 完成人 |
| 2013 | 烧结烟气双碱法脱硫技术及应用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 | 邢奕(1)宋存义(2)童震松(3)汪莉(4)钱大益(5)常冠钦(6) |
| 2013 | 化学驱多相渗流理论和开发方法及工业化应用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 | 朱维耀(1)雷光伦(4)鞠岩(6) |
| 2013 | 基于微地震监测的大水矿区厚煤层围岩破裂特征研究及应用 | 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 | 三 | 姜福兴(2)孔令海(6) |
| 2013 | 矿井粉尘分布规律及高效防降尘综合技术研究 | 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 | 三 | 蒋仲安(2)牛伟(6) |
| 2013 | 矿井粉尘分布规律及高效防降尘综合技术研究 | 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 | 蒋仲安(2)牛伟(6) |
| 2013 | 大断面井巷穿越极不稳定地层围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 | 王金安(2)纪洪广(8) |
| 2013 | 煤矿应急避难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 三 | 金龙哲(2)欧盛南(4)詹子娜(6) |
| 2013 | 深部高地应力、破碎条件下卸荷高效采矿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 | 高谦(4) |
| 2013 | 复杂地层溜井掘砌新技术研究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三 | 尹升华(7) |
| 2013 |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研究与应用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金龙哲(1)李芳玮(5)汪声(8)高娜(9)詹子娜(12)欧盛南(13)栗婧(14)黄志凌(15) |
| 2013 | 5米大直径反井钻井技术及装备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纪洪广(8) |
| 2013 | 采空区滞留可控干冰防止遗煤自燃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张英华(3)黄志安(6) |
| 2013 | 巨厚砾岩下强冲击特厚煤层下山煤柱区巷道防冲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2)魏全德(5)王存文(7) |
| 2013 | 大采深厚煤层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与监测预控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3) |
| 2013 | 基于微地震监测的大水矿区厚煤层围岩破裂特征研究及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2)孙金海(6) |
| 2013 | 特厚煤层区段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2)刘金海(4) |
| 2013 | 山东黄金数字化矿山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胡乃联(2)李国清(6)姚旭龙(15)张延凯(19)李迪(20) |
| 2013 | 三山岛金矿地表变形控制综合技术研究 |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胡乃联(2)李国清(5)张磊(10)张延凯(14)明建(18) |
| 2013 | 缓倾斜薄矿体残矿安全高效回采关键技术 |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吕文生(4)毛市龙(6)于跟波(8)梁乃跃(14) |
| 2012 | 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 | 吴顺川(1)高永涛(3)姜福兴(5) |
| 2012 | 高应力特大型镍矿床连续开采综合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 | 吴爱祥(3)高谦(9) |
| 2012 | 海底大型金属矿床高效开采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 | 胡乃联(6)姜福兴(8) |
| 2012 | “一扩成井”快速钻井法凿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 | 纪洪广(8) |
| 2012 |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技术与装备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二 | 金龙哲(1)李芳玮(4)高娜(5)欧盛南(7)詹子娜(9) |
| 2012 | 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集成技术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二 | 邢奕(1)宋存义(2)童震松(3)汪莉(4)钱大益(5)常冠钦(6)梁宝瑞(11) |
| 2012 | 低品质掺合料改性与复合技术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开发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二 | 刘娟红(2) |
| 2012 | 溶浸采矿基础研究与应用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一 | 吴爱祥(1)王洪江(2)尹升华(3)王贻明(4)韩斌(5)杨保华(6)刘金枝(7)王少勇(8)姚高辉(9) |
| 2012 | 烧结烟气密相干塔脱硫技术及应用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 | 邢奕(1)常冠钦(2)宋存义(3)汪莉(4)钱大益(5)童震松(6) |
| 2012 | 巴基斯坦山达克露天矿开采系统优化及边坡稳定性研究 | 冶金科学技术奖 | 三 | 纪洪广(2)王金安(4) |
| 2012 |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研究与实验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一 | 金龙哲(1) |
| 2012 | 基于区域瓦斯治理的钻爆抽一体化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一 | 李铁(2) |
| 2012 | 矿井粉尘综合治理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一 | 金龙哲(2) |
| 2012 | 矿井灾害监测与预警信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二 | 李仲学(4) |
| 2012 | 煤矿冲击型复合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二 | 姜福兴(2) |
| 2012 | 姑山铁矿露天采场第四系砂砾卵石层承压水下开采综合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二 | |
| 2012 |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评价分级关键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二 | |
| 2012 | 深部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强固技术研究应用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三 | 姜福兴(2) |
| 2012 | 大采高复合泥岩顶板煤巷桁架锚索组合支护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三 | 何富连(2) |
| 2012 |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与防治成套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三 | 姜福兴(4) |
| 2012 | 岩体破裂灾变的微地震监测研究与应用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 一 | 姜福兴(2)王存文(3) |
| 2012 | 用于水泥无铬化生产的镁铁铝尖晶石材料的制备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 二 | 陈俊红(2)孙加林(3)曹文斌(4)薛文东(5)李勇(6) |
| 2012 | 千米深井综放工作面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成套技术及应用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 二 | 姜福兴(2)刘金海(7) |
| 2012 | 金属地下矿山数字化关键技术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 三 | 胡乃联(2) |
| 2012 | 煤矿冲击型复合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2)王平(4) |
| 2012 | 千米深井高应力条件下沿空留巷开采技术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2) |
| 2012 | 600m井筒疏降水技术研究 |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 | 周晓敏(2)纪洪广(8) |
| 2012 | 多场耦合煤岩瓦斯动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 | 三 | 李铁(2) |
| 2012 | 多功能轻质高强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新材料应用研究 |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 三 | 刘娟红(5) |
| 2012 | 一种选择性脱硫的密相干塔装置 | 中国专利奖 | 优秀奖 | 宋存义(1)杨天钧(2)邢奕(3)左海滨(5) |
| 2012 | 高应力不良岩层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研究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 | 吴爱祥(5) |
| 2012 | 乌山铜钼矿资源开发利用优化研究 |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胡乃联(2)李国清(4)张延凯(6)杨桦(8)陈丽(10)徐振(12)周勋(14) |
| 2012 | 富水复杂地质体大断面巷道支护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王金安(2)纪洪广(8) |
| 2012 | 基于水压致裂的复杂煤与瓦斯动力灾害防治关键理论技术与装备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李铁(2)施建俊(10) |
| 2012 | 深部沿空综放工作面动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姜福兴(2)曲效成(6)王存文(8) |
| 2012 | 薛村煤矿近距离煤层保护开采关键问题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纪洪广(2)贾亚会(7)王桦(8) |
| 2012 | 大断面井巷穿越极不稳定地层围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王金安(2)纪洪广(8) |
| 2012 | 千米深井综放工作面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成套技术及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2)刘金海(8) |
| 2012 | 综采(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实时在线监测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2)杨淑华(9) |
| 2012 | 千米深井高应力条件下沿空留巷开采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2) |
| 2012 | 千米深井巨厚砾岩下强冲击厚煤层开采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4)刘金海(8) |
| 2012 | 特大型高温高湿选煤厂生产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蒋仲安(2) |
| 2011 | 大型矿山排土场安全控制关键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 | 谭卓英(5) |
| 2011 | 隧道开挖诱发工程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09年度) | 二 | 高永涛(1)吴顺川(2)金爱兵(10) |
| 2011 | 一种具有透水功能的钢渣彩色路面砖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09年度) | 三 | 刘娟红(1)倪文(2)宋少民(3)周佳(4)杨晓光(5) |
| 2011 | 露天转地下相互协调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 冶金科学技术奖 | 一 | 蔡美峰(1)李长洪(5)谢谟文(7)谭卓英(9)任奋华(11)李远(13)苗胜军(15) |
| 2011 | 烧结烟气密相干塔脱硫集成技术及成套设备 |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 二 | 邢奕(1)宋存义(2)汪莉(3)钱大益(4)常冠钦(5)童震松(6)刘征建(7)陈月芳(8)杨天钧(9) |
| 2011 | 一种选择性脱硫的密相干塔装置 | 中国专利奖 | 优秀奖 | 宋存义(1)杨天钧(2)邢奕(3)左海滨(5) |
| 2011 | 深井特殊地层冻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 | 二 | 周晓敏(2) |
| 2011 | 高效抽采煤层瓦斯的深孔预裂爆破技术研究 |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 | 二 | 龚敏(2)王德胜(6) |
| 2011 | 大型复杂镍矿床贫富矿充填法开采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一 | 蔡美峰(4)高谦(10) |
| 2011 | 深井富水矿床全尾膏体自流充填无废开采综合技术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 | 吴爱祥(1)王洪江(3)王春来(5)王贻明(9)尹升华(11) |
| 2011 | 高地应力厚大难采矿床多中段无矿柱连续开采地压监控技术研究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 | 高谦(2)孙爱芝(3)刘增辉(9) |
| 2011 | 阿尔泰成矿带整体研究与勘查技术集成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 | 徐九华(7) |
| 2011 | 黄金矿山低品位资源动态评估及应用研究 |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胡乃联(2)李国清(6)潘贵豪(9)陈道贵(13) |
| 2011 | 磁性生物载体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王化军(8) |
| 2011 | 中国黄金产业技术政策研究与制定 |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孙春宝(1)张延凯(6)杨轶芙(7)宋波(8)栗婧(9)邹安华(10)陈秀枝(11)寇珏(12) |
| 2011 | “一扩成井”快速钻井法凿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特等 | 纪洪广(6)张宏涛(19) |
| 2011 | 600m深井筒疏降水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周晓敏(2)纪洪广(8) |
| 2011 | 露天与地下复合采动条件下采场围岩及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纪洪广(2)王金安(4)张磊(6)王桦(8学) |
| 2011 | 强化采油复杂渗流理论和开发方法及工业化应用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 | 朱维耀(1)刘卫东(7)龙运前(9) |
| 2011 | 掘进面湿式离心除尘器研制与应用研究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金龙哲(2)刘建(4) |
| 2011 | 爆破新技术及相关理论在防治瓦斯灾害中的应用研究 |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08年) | 二 | 龚敏(1)王德胜(5) |
| 2010 | 复杂破碎条件下露天-地下联合高效开采关键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 | 吴爱祥(1)韩 斌(2)王春来(3)王贻明(4)王洪江(5)尹升华(6)王少勇(9) |
| 2010 | 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开发方法研究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 | 朱维耀(1) |
| 2010 | 煤矿冲击地压治理成套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 | 姜福兴(4) |
| 2010 | 烧结烟气密相干塔脱硫集成技术及成套设备 | 冶金科学技术奖 | 二 | 汪 莉(1)钱大益(2)邢 奕(3)宋存义(4)刘征建(5)杨天钧(6)陈月芳(7)邹安华(8)李正要(9)杨自华(10) |
| 2010 | 深凹露天转地下开采采场地压规律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 冶金科学技术奖 | 三 | 宋卫东(1)杜翠凤(3)杜建华(5) |
| 2010 | 地下金属矿山灾害预防治理与安全开采技术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二 | 宋卫东(2)明世祥(6)吴顺川(9) |
| 2010 | 综掘面粉尘行为规律及高效防降尘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三 | 张英华(3)黄志安(5) |
| 2010 | 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与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三 | 姜福兴(2) |
| 2010 | 大跨度泥岩煤巷高预应力桁架锚索联合控制系统 | 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奖 | 三 | 何富连(1) |
| 2010 | 生物质废物高附加值利用的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 | 汪群慧(1)马鸿志(3) |
| 2010 | 一种选择性脱硫的密相干塔装置 | 北京市发明专利奖 | 三 | 宋存义(1)杨天钧(2)陈凯华(3)左海滨(4) |
| 2010 | 深凹露天转地下开采采场地压规律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三 | 宋卫东(2) |
| 2010 | 大采高复合泥岩顶板煤巷桁架锚索组合支护研究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 二 | 何富连(2) |
| 2010 | 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特厚煤层综放面围岩运动规律研究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 三 | 姜福兴(2) |
| 2010 | 疏水性煤层开采条件下节水型综合防尘技术研究及应用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 三 | 张英华(3) |
| 2010 | 海底大型金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综合技术研究 |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 特 | 胡乃联(4)姜福兴(10)明世祥(15) |
| 2010 | 锦丰金矿破碎复杂条件下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综合技术研究 |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 特 | 吴爱祥(1)韩 斌(2)王春来(3)王贻明(4)尹升华(5)王少勇(9)姚高辉(11)覃京燕(14)刘金枝(15)周 勃(21)翟淑花(25)焦华喆(26) |
| 2010 | 黄金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胡乃联(2)李国清(5)陈道贵(8)李 勇(11)刘 颖(14)明 建(19) |
| 2010 | 煤矿冲击型复合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 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 | 姜福兴(2)王平(4)王存文(7)于正兴(9) |
| 2010 | 复杂采动关系下巷道及采场动压控制问题的研究 | 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 | 姜福兴(2) |
| 2010 | 深井复杂地层冻注理论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 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 | 周晓敏(6) |
| 2010 | 煤矿井下高压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控制系统的研制 | 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 | |
| 2010 | 矿井粉尘综合治理新技术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 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 | 金龙哲(2)刘建(4) |
| 2009 | 司家营铁矿Ⅲ采场露天转井下防排水及地质环境保护研究 | 冶金科学技术奖 | 二 | 高 谦(3)潘旦光(5) |
| 2009 | 复杂空区条件下岩石力学与地压监控技术研究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 | 吴爱祥(1)王贻明(5)尹升华(7)王洪江(9)韩斌(11) |
| 2009 | 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开发方法研究及应用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朱维耀(1)王明(4)宋洪庆(5) |
| 2009 | 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特厚煤层综放面围岩运动规律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姜福兴(2)孔令海(4)杨淑华(6)王存文(8) |
| 2009 | 大跨度复合泥岩顶板煤巷预应力桁架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 | 何富连(1,已调离) |
| 2009 | 西山矿区立井井筒施工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 | 纪洪广(6)张宏涛(10) |
| 2009 | 巨厚岩浆岩下开采覆岩移动规律及动力灾害危险性分析与防控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 | 纪洪广(3)王金安(5) |
| 2009 |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与防治成套技术研究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一 | 姜福兴(2)杨淑华(7) |
| 2009 | 三软高瓦斯大采高综采面安全开采技术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三 | 张英华(2)黄志安(5) |
| 2009 | 大范围隐患矿体环境下露天转地下安全开采综合技术研究(2008年度)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 | 高谦(10) |
| 2009 | 孝义铝矿伴生铁矿、粘土矿强化开采技术研究(2008年度)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 二 | 韩斌(8) |